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
来自:闵氏集团塑料机械网·行业信息中心   日期:2008年7月24日23:48
您的位置:闵氏集团塑料机械网>>塑料信息中心>>行业信息>>中国塑料工业辉煌>>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
【 字体: 】 【进入产品中心】 【关闭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目前情况看,资源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再生利用,如废铝变成再生铝,废纸变成再生纸;另一种是将废弃物作为原料,塑料回收利用,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产品,筑路和建筑工程,城市生活垃圾用于发电等。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BR>   循环经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资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在推进工业化的初期,人类害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迫使人类进行深刻反思。1962年,美国生物薛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薛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可以看作时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凸显,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首次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像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尽管这个报告中的观点有些片面和悲观,但提出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观点,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的20多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塑料工业快速发展,塑料制品产量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4万吨,发展到目前的3600万吨,其中五大(PE/PP/PVC/PS/ABS)3400万吨,工程塑料120万吨(PBT/PC/POM/PMMA等),聚酯(PET)80万吨(其中瓶级65万吨,BOPET15万吨)。2005年用于包装的塑料制品约800万吨,农用薄膜130万吨。2005年中国出口塑料制品约1200万吨,实际的合成树脂消费量约为2400万吨,可回收的消费后的塑料约为800万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塑料工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这五个地区塑料制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废弃塑料的来源

    在中国,废弃塑料的主要来源于使用过的农用塑料薄膜、各种塑料包装材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各种日用塑料制品、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废弃的家用电器、汽车等。

    农用薄膜是我国塑料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的农膜60年代初期开始自行研制生产,1978年开始从日本引进技术,农膜的生产技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普通白膜到功能性农膜的发展过程。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近20年来我国农膜生产形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农膜覆盖面积由3000多万亩增加到2.2亿亩以上;农膜年产量由不足30万吨猛增到100万吨以上;农膜品种超过40种;我国农膜生产和使用量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6倍,成为世界农用薄膜生产大国。农用薄膜国内主要以聚乙烯(PE)、聚氯乙稀(PVC)、乙烯醋酸乙烯(EVA)薄膜为主。聚乙烯(PE)农膜产量占农膜总量的80%以上,聚氯乙稀(PVC)农膜的产量占农膜总量的10%左右,其余10%为乙烯醋酸乙烯(EVA)农膜及其他品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空容器发生很大变化,从单一小型包装桶、瓶向多品种、多样化、大型化、功能化方面发展。2005年HDPE、PP、PET瓶产量已达120万吨。饮料热灌装PET已超过130亿个,塑料包装容器应用市场广阔,碳酸饮料包装中PET瓶占57.4%,大型化工液体包装容器(双L环桶和IBC桶)、药品和输液塑料包装容器、塑料汽油箱的普及;塑料托盘在仓储、运输中的大量使用都是塑料回收的重要来源。 <BR>   2003年,万吨 2004年,万吨 2005年,万吨 占总量% 

    软包装膜  220 255 293 37.6

    其中:BOPP 64  74 86 

    其中:BOPET 12 14 16 

    其中:CPP 15  17.2 20 

    其中:复合膜  70  80 90 

    其中:其他 59  69.8 81 

    编织制品 175/180亿条  201  231 29.6 

    包装容器  95  110  157 20.1 

    其中:PET瓶 25/100亿个  30/120亿个 36/144亿个 

    泡沫包装材料  32 36.4 41.5 5.4

    包装片材 28 31.9 35.4 4.3 

    合计 550 634.3 777.9 100

    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达3.5亿台、冰箱社会保有量达1.3亿台、洗衣机社会保有量达1.7亿台。这些电器多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10年至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电视机外壳、冰箱内胆、冷冻盒、冷藏盒、洗衣机桶、面板等都是需要回收的塑料制品。

    每年拆卸的汽车约为100万辆,可回收的各种塑料约8万吨。

    另外,工程塑料在汽车及电器商用领域应用较广,品种多而复杂。汽车用塑料年用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件年用量也达到100多万吨。随着这些产品逐渐进入报废期,成为废弃塑料不易处理的一个重要源头。

    塑料回收的集散地

    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塑料回收领域表现的异常突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塑料回收主要是焚烧和填埋,作为原料回收面临的问题是塑料分拣的困难,由于使用过的塑料在回收时首先要进行分类,回收的使用过的塑料制品形状各异,种类不同,虽然已有检测仪器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但是对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制品,分拣效率不理想,而发达国家的人工工资较高,依*人工分拣成本太高。 <BR>   部分国家劳动力成本比较

    国家 工资(美元) 国家 工资(美元)

    德国 23400 日本 28374 

    美国 22049 韩国 8778 

    墨西哥 2884 中国 1347

    显然,这个劳动力的成本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3年之前,由于合成树脂的价格, 稳定,一般通用树脂的价格保持在7000元/吨左右的水平,回收料的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塑料回收利润空间较小,不被人们重视。自2003年4月以后,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合成树脂价格大幅上涨,2004年11月最高时达到13000多元/吨,目前仍在11500元/吨的高位,回收料的价格在5000-8000元/吨左右。塑料回收被许多人青睐,塑料回收行业出现了少见的红火现象,目前从事塑料回收的小型作坊式企业至少有一万多家,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以顽强的生命力参与市场竞争,不仅消化了成千上万吨塑料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超前的投入到了循环经济中,而且创造了客观的社会财富,富甲一方,实现了脱贫,奔上了小康,成为有区域特点的经济支柱产业。

    目前,已经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场所,年交易额在几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河北文安、望都、霸州;浙江台州、东阳、慈溪;江苏徐州、兴化;山东临沂、莱州;河南安阳、长葛、漯河;安徽五河县;广东顺德、汕头、南海等地。

    中国塑料回收产业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本国塑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与环境协调问题,而且在国际塑料回收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几年,数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使用过的塑料制品通过正常的海关渠道进入中国,2005年这类可回收的塑料已达到近500万吨。

    塑料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中国塑料废弃物的回收主要依*传统的物资回收系统进行,辅助以人工从垃圾或其他渠道回收,集中后再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的模式,到目前为止这种模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全市场化。

    尽管中国塑料回收行业起步较早,整体规模也较大,但是,从行业发展来看,还存在多种问题: <BR>  其一,全社会对这个行业缺少理性认识和政策扶持。主要表现再,人们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认识不足;民众普遍认为用再生塑料职称的产品是劣质产品;国家缺乏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加工企业扶持的具体政策。

    其二,行业协会刚成立不久,对行业的协调规划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塑料工业协会再生塑料专业委员会2004年才成立,目前还缺少有专业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其规划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三,回收的制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大幅下滑。2005年以来,许多企业面临亏损局面。石油涨价,劳动力、运输、生产辅料成本的增加,已使全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BR>   其四,由于缺乏政府有效的领导和协调,对于清洗污水未进行处理就地排放,一些地方地下水质受到影响,生存环境变差,期待有效地解决方法。

    塑料回收行业面临的机遇

    法律环境正向着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方向倾斜。中国政府日益重视创建节约型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去发展经济,人大立法正在加快有关法律体系建设。目前,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国情,已经把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建设的任务确定为:修订宪法,整合现行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做出政策性的宣告。

    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情节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把之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

    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责任。

    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纺织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作出特殊的规定;修订《政策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纳入政府扶持和经济刺激的内容。

    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的专门条例和部分行政规章。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开展,有必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由政府制定一些条例,并在条例的指导下制定或完善有关的部门行政规章。

    我们已经意识到,如果同样按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传统经济模式,中国要实现发达国家的人均能好水平将需要3倍于目前地球的资源,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使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总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编辑:闵氏集团信息中心)

相关文章: